11月6日至15日,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、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创始院长钱乘旦先生莅临我院讲学指导。校领导吴剑平、王丽霞分别与钱先生进行了交流。
11月7日,钱先生与研究院青年教师座谈交流,指导他们做好个人规划、选好研究方向等,鼓励他们夯实基础、拓宽视野、行稳致远。
11月10至12日,钱先生出席由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、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侨务理论研究福建基地举办的“范式转移视域下的全球中国与区域国别学”学术研讨会,并作主旨报告。他指出,区域国别学理论建构应遵循“实践出真知”的经验研究路径。以实用为导向,明确区域国别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,其目标是为中国、为世界、为全人类服务;以实践为方法,强调在对象国与对象地区的田野调查与资料搜集;以实证为依托,在掌握和分析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,提出区域国别学的研究结论。
11月13日,钱先生出席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举办的、以“政治、社会与文化:历史学人该怎样做区域国别研究,区域国别学人又当如何进行历史研究?”为主题的学术圆桌论坛,与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、历史文化学院教授、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韩东育,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、人文学院世界史教授陈恒,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、历史学系教授孟钟捷,华侨大学讲席教授、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创院院长吴小安,共同探讨区域国别学与历史学关系问题。
11月14日,钱先生受邀作全校教职工统战工作培训第十讲,主讲“历史上的世界现代化与进行中的中国式现代化”。他认为,现代化的内涵是一个不断递进、明确、完整化的过程,是全面转型、全方位建设的过程。在他看来,中国人可以从政府和人民两个层面来理解现代化,政府层面理解的现代化,即推动物质文明、政治文明、精神文明、社会文明、生态文明协调发展;人民层面理解的现代化,即建设美好的生活。
在校期间,钱先生还参观了华侨大学四端文物馆、华侨华人资料中心,并对研究院队伍建设、学科建设、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等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指导。
